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正文

“特色工作巡礼”之化学化工学院篇

作者:李海涛 周艳丽 |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 时间:2024-12-09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展示2016年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新葡京官网各项事业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工作特色亮点,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党委宣传部将通过新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特色工作巡礼”系列报道,进一步坚定信念,明晰思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奋力谱写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崭新篇章。

“一中心、两重点、三基础、四突破”

开创特色发展新局面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李海涛 院长 周艳丽

化学化工学院针对新时代化学化工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团结师生员工,聚焦“一中心、两重点、三基础”,实现“四突破”的发展目标,即:紧盯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抓住教学质量工程、学科专业建设两个重点,夯实学院基层组织、规章制度、教风学风三个基础,加强四个科研平台协同创新,促进对应的四个专业融合发展,从而在党建、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升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理工融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学院。

一、党建引领 制度筑基: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十四五”期间,学院聚焦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申硕工程和“院办校”改革等重点工作,持续打造“一机制、一引领、四融合”的党建创新工作品牌,实施“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构筑党的领导坚强核心,引领学院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夯实党建基础,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进一步完善学院党政班子运行机制,用好党政联席会会议制度和党组织议事规则。学院党委在干部任用、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职称评审等重大事项上严格把关政治方向。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制度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构建了课程思政的长效推进机制,彰显了学科专业的育人担当;建立“4+8+1”学生工作品牌,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机制;执行领导班子“五个一”制度,担起组织建设主责,做到党委委员联系基层支部全覆盖;完善集体领导和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2022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2023年学院入选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4年教师第二党支部获批第二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获批河南省高校党建创新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1项。此外,学院还荣获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多名师生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三好学生”标兵等个人荣誉称号。

二、育人为本 质量为先: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十四五”规划下,学院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力推进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申报及化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积极响应河南省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探索实施化学、制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转型升级计划。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综合性学科竞赛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学院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2022年,学院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2023年,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2024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1项、省级7项,并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奖项5项。在专业竞赛方面,近三年来,学院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5项。学院不断完善构建“123+N”考研工作管理服务模式,近三年考取研究生比例稳步上升,2022年考研录取率44.7%,2023年考研录取率45.5%,2024年考研录取率达48.7%。

三、理工融合 示范带动:实现专业内涵建设新突破

学院设置化学(师范)、制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涵盖理学、工学2大学科门类。学院紧抓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按照“整合优化、凝练特色、示范带动”的原则,坚持理工融合,持续打造“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人才培养”一体化办学模式,专业内涵建设成效显著。近三年,化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河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取得B-等级,并在省内实现一本招生。同时,获批河南省虚拟教研室、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基地、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团队基地项目5个。认定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门、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2门、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立项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工科新形态教材项目1项。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系列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级教改项目11项。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成果奖、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12项。在化学教育、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学报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43篇。

四、学科交叉 平台带动:助力科研社会服务工作新突破

化学化工学院既有理学的化学学科,也有工学的新能源、制药与材料学科,理工学科交叉融合,有效拓展了学科发展领域。2024年,化学学科在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前1%行列,这一成绩标志着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在化学领域的科研实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院在生命健康、宽温域二次电池、超硬材料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接河南省28条产业链战略的导向下,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创新和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材料与化工省级重点学科,将继续加大与生物、电子、材料、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重点建设生命健康、新能源等交叉学科方向。学院拥有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绿色合成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实体省级科研平台,新引进博士依据学科方向选择科研平台。科研平台学科方向凝练好、仪器设备齐全、学术氛围浓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学技术奖以及人才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连接学院和科研人员的关键纽带。学院柔性引进了两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培养了中原英才计划人才2名、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5名。柔性引进的顶尖专家,不仅能为学院科研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还能为学院科研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学院自己培养的优秀科研人才具备较强的团队领导能力,能影响并带动一批有志于科研事业的年轻人,为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学科交叉促创新,平台带动起成效,人才引领有保障。化学化工学院在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全校瞩目的成绩:进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中包括面上项目3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SCI论文150多篇。获省级科研人才称号10人次。在制药、新能源、超硬材料等领域签订了2000万元的横向项目。

面向未来,化学化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以育人为基,以教学科研为抓手,使党建、学科、育人同向发力、联动提升。学院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不断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努力在超硬材料、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技术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同时,学院还将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为河南省产业集群和商丘市及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做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此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为契机,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努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供稿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审核:李海涛 编审:贾莉美 审签:冉祥华

 

关闭

  • 学校微信学校微信
  • 学校微博学校微博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 豫ICP备05002432号-1

豫公网安备41140202000296号

地址:商丘市平原路55号 | 邮编:476000  

招生电话:0370-3057992/3057995/3057997 

服务邮箱:xxzx@sqnu.edu.cn